腸息肉檢出率年年升 十年激增近3成
文/聯安預防醫學機構 編輯部 諮詢/聯安預防醫學機構總院長 鄭乃源醫師
文章朗讀
根據衛福部最新癌症登記資料統計,約每半小時就有一人罹患大腸癌,大腸癌更連續16年位列國人癌症發生率前兩名。聯安預防醫學機構領先業界,於民國89年始,提供無痛腸胃鏡服務。為持續呼籲國人重視腸道健康,特別統計103年~112年聯安大腸內視鏡受檢者共89,022筆資料,發現平均每10人就有7人有息肉,息肉檢出率更由103年的59.07%來到112年75.78%,激增近三成,且有息肉者又有近兩成(18.17%)為易癌化的腺瘤型息肉。
聯安預防醫學機構 鄭乃源總院長表示,息肉可分為增生型、發炎型及腺瘤型,而其中腺瘤型息肉易有癌變機會,目前研究超過八成大腸癌與腺瘤型息肉相關,透過對腺瘤型息肉統計的觀察,將更有利於腸癌防患於未然。
脂肪肝、喝酒、肥胖 腸癌風險因子
再進一步分析十年間有腺瘤型息肉者的生活型態,發現30.3%有抽菸習慣,32.84%喜愛吃重口味料理,51.35%體重過重,64.59%經常飲酒,而脂肪肝患者更高達64.08%。根據世界衛生組織資料顯示,加工肉類攝取過多、蔬果攝取不足、久坐不動、肥胖、抽菸和過量飲酒,都會增加大腸癌風險。
38歲的科技新貴黃先生,BMI指數27.2,體重過重,平時亦有飲酒習慣。近半年來積極運動健身,體重減輕了8公斤,原以為是瘦身有成,卻輕忽了早已有排便習慣改變,及自認為是痔瘡而導致的血便等徵兆,健檢安排大腸鏡檢查,竟發現有多顆腺瘤型息肉及一顆10公分大腫瘤,經確診為大腸癌第三期。
另一位45歲的上班族,體重過重、輕度脂肪肝,且多年來每天抽五支菸,亦有飲酒習慣,雖然前來健檢時自覺無腸胃相關問題,卻檢出腺瘤型息肉及大腸原位癌。大腸癌早期無任何症狀,因此定期篩檢對於預防腸癌有很大的影響。

及早並定期做腸鏡,降低易癌化息肉風險近6成 建議30歲後進行第一次篩檢
欲降低易癌化息肉生長風險,聯安預防醫學機構總院長鄭乃源提醒,可以把握四個腸保健康的大原則:
一、健康的飲食習慣:
.每日水份攝取至少2000-3000 C.C
.養成定時排便習慣
.多吃原型食物,白肉取代紅肉
.主食優先挑選含纖維量較高的全穀雜糧
.蔬菜每日至少2至3碗
.水果每日3至4個拳頭
.避免超級加工食品
聯安營養師徐景宜建議「腸道止息示範三餐」,早餐可以選擇蛋白質及全榖雜糧的組合,如雞腿排蔬菜全麥三明治、無糖豆漿。午餐應注重多元營養素均衡攝取,如鮭魚時蔬五穀米餐盒搭配水果。晚餐則建議適量的全榖雜糧,如紫米飯或糙米飯1碗,搭配多樣蔬菜與蛋白質,可以選擇涼拌木耳、龍鬚菜、高麗菜等蔬菜共1.5碗,及含番茄炒蛋半碗、豆干2塊、燙花枝半碗之足量的蛋白質料理。

聯安預防醫學機構 聯安診所院長-肝膽腸胃科鄭乃源醫師
醫療背景
• 高雄醫學院醫學士畢業
• 日本國立山口大學第一內科進修
資歷
•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一般內科主任兼仁愛院區內科部主任
• 台北市立仁愛醫院超音波室主任
• 台北市立仁愛醫院消化內科主治醫師
專長
預防醫學、健康檢查、慢性疾病診療、胃腸肝膽疾病治療
♛ 本期精選文章
「草本適應原」是什麼?認識自然界的自癒寶藏
《聯安三十》專書專欄.看見國人需要,從腸胃守住身體防衛第一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