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越多越健康?醫師提醒:修復力決定氧化壓力風險
文/聯安預防醫學機構 聯欣診所院長 顏佐樺醫師
一位60多歲男性,每天清晨跑步5公里,飲食清淡、不抽菸不喝酒,自認健康。但在功能醫學檢測中,卻發現他的氧化壓力指標異常,包括血脂氧化與DNA損傷數值偏高,顯示體內自由基累積過多。深入了解後發現,他的運動強度超出修復能力,長期下來反而造成細胞損傷。這提醒我們,再健康的習慣,若超過負荷,也可能造成健康風險。

如何預防氧化壓力? 營養修復與功能醫學檢測是關鍵
預防氧化壓力,最根本的做法就是減少自由基的生成,同時提升身體的抗氧化能力。抗氧化不能單靠一時衝刺補充幾種營養素,需以整體生活型態調整為重點:
一、飲食上的調整
建議攝取富含天然植化素與抗氧化劑的食物,例如:
• 十字花科蔬菜:如青花椰、芥藍、花椰菜,含有硫化物,有助提升穀胱甘肽合成。
• 色彩鮮明的蔬果:如藍莓、番茄、甜椒,富含維生素C、番茄紅素與花青素。
• 辛香料與草本植物:像是大蒜、洋蔥、薑黃、肉桂,具有抗氧與抗發炎的雙重作用。
• 綠茶與咖啡(適量):含茶多酚與兒茶素,有助清除自由基,但需視個人體質調整攝取量。

運動是助力還是壓力?身體的修復力是關鍵!
臨床上,我們常見一些客戶表面看起來健康,也有規律運動的習慣,但實際上身體長期處於高壓與氧化壓力累積的狀態,導致運動後容易感到異常疲勞,甚至恢復速度比以往更慢。這類情況不一定是訓練不足,而是身體「修復力」尚未恢復的情況下被持續運轉。氧化壓力雖然不像疼痛那樣明顯,卻可能已經悄悄破壞細胞機能,加速老化、引發慢性發炎與代謝失衡。當我們誤以為自己「看起來還行」,卻忽略了體內早已發出的警訊。

文章朗讀
聯安預防醫學機構 聯欣診所院長 顏佐樺醫師
醫療背景
• 國立台灣大學 流行病學暨預防醫學研究所 博士班
• 美國亞利桑那大學 整合醫學中心臨床研究員
• 慈濟大學 醫學士
資歷
• 聯安預防醫學機構-聯青診所 副院長
• 聯安預防醫學機構-聯安診所 家醫科主治醫師
• 美國亞利桑那大學 整合醫學住院醫師計畫主持人
• 美國亞利桑那大學 整合醫學中心臨床督導
• 大林慈濟醫院 家庭醫學部 教學主治醫師
專業證照
• 台灣家庭醫學專科醫師
• 美國整合醫學專科醫師
• 美國功能醫學認證醫師(IFMCP)
• 牛津大學 正念認知行為治療(MBCT)種子教師
• 美國正念飲食覺知訓練(MB-EAT)合格教師
• 美國動機式唔談法(Motivational Interviewing)進階認證
♛ 本期精選文章
不等病痛來才後悔 WGS基因檢測為將來提早做準備!
瘦子也有脂肪肝?營養師:這樣做可逆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