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得著並不等於睡得好!符合這四點才叫好眠
(last modified 2024-04-27 )
by

睡得著並不等於睡得好!符合這四點才叫好眠

文/聯安預防醫學機構 編輯部 諮詢/聯安預防醫學機構 醫護部經理 王松惠護理師

【健檢快報專欄

文章目錄

睡眠佔據人生1/3的時間,有沒有好的睡眠除了與情緒、專注力息息相關外,更深深影響著身體健康,但除非失眠抑或是特別感覺睡不好的日子,我們似乎很少關注「睡眠」一事。然而你知道嗎,睡得著並不等於睡得好!而睡不好除了與失眠、睡眠呼吸中止症有關外,更可能與慢性病的發生有關。睡飽更要睡好,唯有兼顧睡眠的量與質,才能幸福好眠。
 

總是睡不好?小心慢性病、阿茲海默上身

一個睡眠周期包含入睡期、淺睡期、熟睡期、快速動眼期(REM)四個時期,在人體睡覺時,睡眠周期會不斷循環形成睡眠迴圈,身體從清醒進到淺睡期再進到熟睡期,於熟睡期時進行身體機能的調整,如調整生長因子、荷爾蒙的分泌,以及腦部的排毒,確保腦組織蛋白的合成和消耗物質的補充,最後進入快速動眼期(REM)進行腦部的記憶重整,蓄積第二天活動的能量。

聯安預防醫學機構 醫護部經理 王松惠護理師提醒,睡眠時間、品質若不好,則會導致應於睡眠迴圈中完成的機能調整、排毒等功能沒有充足時間可以執行,長期下來可能造成阿茲海默症、三高等慢性病的產生,因此不可不慎!
 

你真的好眠嗎?同時符合以下四點才健康!

根據美國睡眠基金會,良好的睡眠品質應該包含以下四點:
一、睡眠時長至少七小時以上
二、躺下後30 分鐘內要進入睡眠
三、夜間起來不超過一次,每次不超過五分鐘
四、起床後不會感到疲憊


儘管已有嚴謹定義,但仍有不少人判斷自己睡得好或不好,都是以「感覺」來判斷,起床覺得累了、或是常常中斷睡眠,就覺得睡不好,其實,除了透過量表來判斷外,「睡得好不好」,還可以客觀量測。
 

睡眠檢查很麻煩?其實只要一儀器,在家也能做

傳統睡眠檢查需到醫院的睡眠中心接受多項生理檢查(Polysomnography),因為費時費力,因此通常只有懷疑自己是睡眠呼吸中止症者,才會特別檢測。然而目前其實有「新世代心肺耦合睡眠檢測2.0」可帶回家檢測,只要透過貼附於胸口的偵測器以及夾在手指上的血氧機,即可同時檢測入睡所需時間、睡眠總時長、是否有睡眠呼吸中止症的可能,更可評估睡眠迴圈的時長、分析睡眠體位對血氧的影響等睡眠指數,因此可以客觀檢視睡眠品質,抓出睡眠中的風險因子。

曾有一位年近70的陳姓企業家,自述自己規律運動、嚴格控制飲食,且睡眠極佳,但不知怎地,總是覺得很累。直到在聯青診所進行了「新世代心肺耦合睡眠檢測2.0」之後,才發現儘管陳先生睡眠時間充足,但其實睡眠品質極差,尤其夜間睡眠時,呼吸中斷事件頻繁,身體長期缺氧,自然也會覺得累。後續陳先生除了到醫院進行後續治療外,更開始於睡眠時配戴「持續正壓呼吸器(CPAP) 」,睡眠獲得改善,疲累也才終於解除。

也曾有一位27歲的林小姐,常半夜醒來,身心俱疲的她檢測「新世代心肺耦合睡眠檢測2.0」後才發現,林小姐仰躺時血氧濃度容易過低,因此身體為了自我保護,才會導致林小姐頻繁清醒。後續林小姐透過枕頭輔助改變睡姿為側睡,終於不再受夜間驚醒困擾,後續複檢血氧濃度也不再過低,不用擔心身體缺氧問題!

藉由以上兩個個案,王松惠提醒,並非自覺睡眠不佳者才需要檢查睡眠,老是覺得很疲累、打呼頻繁、擔心慢性病、阿茲海默症、甚至家族史有慢性病病史者,其實都應該至少檢查一次!檢查後,假使真有睡眠不佳的狀況,也可透過生活作息的培養、睡姿的改變、營養品的補充等方法改善睡眠,不用過度擔憂。

最後,王松惠重申,千萬別用「感覺」判斷自己的睡眠狀況,檢測的意義不僅代表能客觀評價睡眠品質,更是藉此學會如何更好照顧身體,讓自己真正做到睡飽也睡好。

♛ 本期精選文章

6個方法X 4個好心態 好眠跟著來
營養師:你知道嗎?睡得好的人都這樣做!


♛ 延伸閱讀

坐著就睡著?或許是睡眠呼吸中止症在作祟
易感冒、睡眠差竟是維生素D缺乏惹禍?日常三大方法補足維生素D
五大助眠營養素 吃對食物讓你睡得更好、更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