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健康不能等! 風險懶人包+兩招說服做健檢 |聯安健檢中心
(last modified 2024-12-11 )
by

媽媽健康不能等! 風險懶人包+兩招說服做健檢

文/聯安預防醫學機構 聯安診所健康管理中心 護理部主任曾斐敬

【請問健管師專欄】

✉ 民眾提問:

母親節快到了,今年想帶媽媽去做健檢作為母親節禮物,但卻遇到許多困難,一來不知道什麼樣檢查項目是適合媽媽的,再來媽媽對於健康檢查很抗拒,該怎麼做才好?
 

  ➤聯安預防醫學機構-聯安診所健康管理中心 護理部主任曾斐敬回覆:


不同年齡層的媽媽,對於健康照顧有許多考慮的面向,許多的疾病與身體不舒服常常是從「老化」作為開端,這時我特別建議可以評估媽媽停經前後荷爾蒙變化,因為當荷爾蒙不足時,同時也會影響其他疾病風險,我們可從四大面向來關注。

癌症風險

女性荷爾蒙主要是靠肝臟來代謝,再由尿液排出體外,荷爾蒙檢查中有項「雌激素代謝」檢測,如果此項數值不佳代表肝臟代謝不好,雌激素代謝產物就有致癌性,未來容易導致乳癌婦科癌症,透過檢查能及早矯正,平日則建議可多吃十字花科的蔬菜,以及攝取五色蔬果,並避免加工食品。另外,癌症風險是全面性,不能只關注女性相關癌症,包含甲狀腺腸胃道相關癌症都應利用全面性檢查來把關。


心血管風險

女性更年期後,因荷爾蒙的影響,心血管風險會增加,因此想防範心肌梗塞、腦中風,除了透過頸動脈超音波、運動心電圖、心臟超音波了解以外,建議可以抽血加驗「脂蛋白原ApoA1、ApoB或是極低密度脂蛋白sdLDL等新穎且具前瞻性的心血管硬化預測指標。」可微觀瞭解血液中除了膽固醇以外其他指數,進一步解析膽固醇「品質」好壞,例如心臟中比較具保護性脂肪,或是破壞性質蛋白,精準釐清血管硬化風險。

骨質密度

骨質密度會在女性30歲時達到高峰,我會提醒趁年輕多累積骨本,當進入更年期女性荷爾蒙分泌減少,會讓體內的骨質密度開始流失,可從飲食及運動進行積極的預防、保健。


 

另外,骨骼與肌肉是相輔相承,年齡大於 60歲以上的媽媽,更應注意「肌少症」的發生,因肌少症所造成的風險,除了肌肉無力的跌倒、還會因為肌肉質量下降,影響到關節受損、吃飯咀嚼力氣等,直接影響了生活品質。年輕媽媽平日時便該做良好的鍛鍊以預防;中年媽媽要注意自己肌肉量多寡;年長的媽媽則要更謹慎注意自己有沒有肌少症的問題。
 

眼科、婦科問題

隨著年紀增長,在眼科保健也要多留意,40歲以後眼睛開始老花,應評估眼鏡配戴度數是不是足夠,否則容易有頭痛問題。曾有媽媽告訴我們眼睛越來越模糊,晚上看東西都不太清楚,走路還會撞到,因此安排健檢了解眼睛退化的程度,後續醫師評估需要換人工水晶體,置換後那位媽媽的眼睛便不再不舒服、看不清,大幅改善生活品質,也讓同為他人子女的我們感到欣慰。

另外,也要提醒生育次數較多的母親,注意「子宮脫垂」的狀況,長期會造成咳嗽漏尿、尿道反覆發炎,曾經有媽媽因為上述困擾反覆在婦產科診所就診,當時醫師並未考慮使用改善生活品質方式的積極治療,只是單純開藥暫緩症狀;這就是與健康檢查最大的不同,我們健檢會針對個人做全盤性考量,提供合適的建議與改善方式,對於未來生活更有幫助。

※若注重抗衰老面向,則可參考功能醫學檢項>評估身體營養與免疫力狀況


 

怎麼說服長輩做健檢?身為健管師的我 分享個人小秘訣

有時晚輩有心安排,長輩未必會願意做健檢,這時需要先釐清問題點,例如︰有的媽媽是顧慮費用,有些則是擔心檢查出疾病,我建議要從在意的面向來做處理,千萬不要用恐嚇的方式(如︰某某當初就是不做檢查,現在得癌症也來不及了),反而會造成反效果。

多給長輩正能量,可以分享這個同年齡的某個長輩來健檢發現什麼問題,手術後如何快速修復,還好有及早發現。我也鼓勵子女若遇到長輩拒絕不要氣餒,多幾次主動嘗試邀約。

我有個小故事分享,我有朋友想幫忙婆婆安排健檢,但每年怎麼嘗試都失敗,主要的問題在於朋友的公公就是做健檢發現肺癌病逝,導致心結始終解不了。後來我朋友的兩個女兒因為過敏很嚴重,需要抽血驗過敏原,但由於小孩子會怕,所以便詢問婆婆願不願意陪兩個孫女一起去做檢查,沒想到愛孫心切的婆婆一口便答應,為了做孫子的榜樣鼓起勇氣去做了檢查。其實,長輩通常都很為子女們著想,下次若想替父母安排健檢,也可以用「媽媽我要做健檢但是會害怕,你可不可以陪我一起去檢查」,來鼓勵/說服長輩做健檢。

尤其對於害怕檢查的長輩,建議不要第一次就安排太複雜的檢項,讓他們循序漸進認識健檢。另外我也要特別提醒,一般民眾雖有定期在門診追蹤,但那是單一科別的回診,跟全面健檢是不相同的,因此有固定看門診的民眾還是必須定期做全身健檢。





多些陪伴觀察長輩身體變化!

隨著年紀的增長,更應該時常關心家人身體健康,每個人與父母的距離都不一樣,其實若能藉由「陪伴」就是一個最好的觀察方式,一起上街買東西、一起去旅行、一起逛市場、一起在客廳聊天…,唯有多一點時間的陪伴才能貼近觀察長輩的身體狀況,也許發現爸爸現在常吃的東西變得不一樣了,原來是因為牙痛;媽媽怎麼很頻繁的跑廁所,原來是因為泌尿道出問題了。

也可以試著從自己的經驗跟媽媽分享,像我之前聊天時跟媽媽說「我覺得人一踏入40歲,現在連眼睛都對不到焦」,她才告訴我她也是眼睛看不清楚,走路還撞到玻璃,這才讓我驚覺媽媽的眼睛需要做進一步的檢查;或透過討論停經、懷孕等經驗分享,不僅可拉近雙方的關係,也因此有機會多些陪伴、關心、觀察,更能照顧好長輩的健康。


 

♛ 本期精選文章

兒童疫苗利弊分析 心臟科醫師:不打疫苗染疫後的心肌炎高十倍
九成大腸癌是由息肉演變!哪種息肉癌變機率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