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聯安診所編輯部 諮詢/聯安預防醫學機構總院長 鄭乃源醫師
  • 字級

近年來,國人對於預防腸癌的意識日益提升。然而根據衛福部最新公布(2022年)的癌症登記報告,大腸癌已曾連續 15 年高居癌症發生率榜首,現為癌症死亡率第三名!在眾多篩檢方式中,大腸鏡檢查被公認為預防腸癌的黃金標準,能有效偵測早期異常。但許多人對於「照大腸鏡」或「無痛大腸鏡」仍心存疑慮。本篇文章將由專業醫師解答常見問題,帶您深入了解大腸鏡檢查的流程、費用與安全性,幫助您放心守護腸道健康。

大腸鏡 V.S 乙狀結腸鏡,都是照大腸鏡,有什麼不同?

大腸鏡 vs 乙狀結腸鏡

乙狀結腸鏡:部分大腸的結構檢查,從肛門口開始,全長約60公分。

大腸鏡:全大腸結構檢查,從肛門口開始,包含乙狀結腸、升結腸到終端站迴盲瓣,全長約120到150公分,是目前最完整的腸道內視鏡檢查。

大腸鏡檢查已被國際公認為腸癌篩檢的黃金標準,能發現腸息肉、憩室、痔瘡、腫瘤、潰瘍、發炎等問題,並可同步進行息肉切除、切片與化驗。

過去因醫療技術限制,多以乙狀結腸鏡為主,因其僅需灌腸即可進行,較便利。然而,隨著內視鏡技術進步,大腸鏡檢查如今已能全面取代乙狀結腸鏡,提供更完整的篩檢。現今,僅少數醫療院所仍提供乙狀結腸鏡,多數已以大腸鏡檢查作為主流。

 

腸鏡對比表

  大腸鏡 乙狀結腸鏡
檢查範圍 全大腸結構檢查,從肛門口開始,包含乙狀結腸、升結腸到終端站迴盲瓣,全長約120到150公分 部分大腸結構檢查,從肛門口開始,全長約60公分
清腸準備 檢查前需進行低渣飲食、服用瀉劑等清腸準備 檢查前需進行低渣飲食、服用瀉劑等清腸準備
腸癌檢查完整性 最完整 部分篩檢
無痛麻醉 需要 可不需要,但建議加選
息肉切除或切片 聯安息肉切除或息肉切片均可提供服務 聯安息肉切除或息肉切片均可提供服務

 

根據聯安101~103年共26,674筆大腸鏡數據結果,屬於身體右側橫結腸、升結腸至迴盲瓣的「息肉罹患率」從以往認知的30%攀升至52%,激增1.5倍。顯示若只做乙狀結腸鏡,已不能滿足腸癌篩檢的完整意義,建議應做全大腸鏡檢查始能防範腸癌發生。

哪些人需要做大腸鏡?

1. 不良飲食與生活習慣者

經常食用醃漬、燒烤、油炸等重口味食物;嗜吃火腿、熱狗、火鍋料等加工食品;蔬果攝取不足,或有抽菸、喝酒、缺乏運動、肥胖等習慣,皆屬高危險因子。

 

2. 有腸癌家族史或帶有好發腸癌基因者

家族中有人50歲以前罹患大腸癌或一等親(父母、兄弟姐妹)中有大腸癌病史者;或是本身帶有腸癌高風險基因者,更要定期接受大腸鏡檢查,降低風險。

 

3. 前次大腸鏡檢查結果為慢性潰瘍性結腸炎或有腺瘤型息肉者

腸道長期慢性潰瘍會造成腸黏膜受損,患有腸癌的風險高;「腺瘤型息肉」容易演變成為腸癌,且曾有過腺瘤型息肉者,再次復發的機率也幾近2成(延伸閱讀:小心腸瘜肉 切了又長!),因此更需定期做大腸鏡檢查。

 

大腸鏡檢查多久做一次?

上述三大高危族群者,建議30歲後可作第一次大腸鏡檢查,並視前次腸鏡結果安排每1~2年定期做大腸鏡檢查。若非高危族群者,建議可2~3年定期檢測。
 

大腸鏡檢查一定需要無痛麻醉? 是否會有相關風險?

由於每個人的腸道長度與彎曲程度不同,大腸鏡屬於侵入性檢查,若僅以清醒狀態進行,不僅會讓受檢者感到明顯不適,也可能影響醫師在操作或切除息肉時的安全性。因此,多數醫師會建議採取「無痛麻醉」方式完成檢查。

大腸鏡檢查:息肉罹患率攀升

聯安的無痛大腸鏡,讓受檢者在淺眠狀態下輕鬆完成檢查,全程約 20–30 分鐘即可完成。檢查前,專業麻醉團隊會進行完整的「無痛麻醉前評估」,包含靜止心電圖、胸部 X 光、血壓、既往病史、用藥與保健食品使用情況,以及是否有上呼吸道感染等,以確保過程安全。

聯安診所鄭乃源院長提醒,大腸癌是一種「可透過篩檢預防」的癌症。藉由大腸鏡檢查能及早發現癌化前的腸息肉並處理,阻斷癌症的發生。千萬不要因為害怕麻醉或對無痛大腸鏡的誤解而延誤檢查。定期健檢,是預防醫學中最關鍵的一步,能幫助您及早發現、及早治療。

無痛大腸鏡檢查流程詳解

如有檢查需求,可透過電話/線上預約、官方Line諮詢等,由聯安健康檢查專員協助安排檢查並說明前置準備事項,確保流程順利。以下簡要說明檢查準備與流程:

無痛大腸鏡檢查預約與準備事項

以下則簡略說明大腸鏡檢查前的準備-以兩段式瀉劑飲用方式為例:

Step1. 檢查前三天低渣飲食控制:「低渣飲食」是指減少經消化後會留下殘渣的食物,避免腸內堆積糞便,所以做腸鏡前要避開任何纖維,如蔬菜、水果、全穀類、堅果等食物,也不要食用難消化的動物性肥肉與油炸物,如豬蹄膀、五花肉、控肉等,另外,牛奶和起司等乳製品也非低渣食物,不可食用。

Step2. 檢查前一日:前晚依據瀉劑說明書飲用第一劑瀉劑,之後陸續補充水分;若有排便請同步記錄排便次數,半夜24:00後禁食(但可喝水)

提醒,極少部分受檢者會有嚴重脫水、甚至昏倒的情形,所以補充足夠水分、分次補足建議的水量是很重要的。不僅可幫助排除腸胃道廢棄物,也能避免脫水。

另外,若有定期服用特定藥物,如抗擬血劑(如阿斯匹靈)相關藥物或保健食品、慢性病如降血糖、胰島素、高血壓、心律不整、紅斑性狼瘡、氣喘或是鎮定劑、安眠藥、抗焦慮等藥物,需於事前告知健檢專員,以利健檢前用藥安排與提醒。

Step3. 檢查當日:凌晨飲用第二劑瀉劑並陸續進行補水,凌晨05:30 後禁食禁水;並於早上07:00進行報到

註:大腸鏡檢查流程依不同瀉劑或個人體況等而可能有所不同,請以您的健檢諮詢專員提供的詳細資料為主。

 

無痛大腸鏡檢查檢查流程

1.當日體況確認:靜止心電圖、胸部X光、身高體重、血壓、血紅素數值等檢查非常重要,可確保受檢者當日的健康狀況。

2.專業護理人員說明:詳細說明無痛大腸鏡的流程、麻醉安全性與後續可提供的息肉切除、切片等一站式完整服務,讓受檢者更瞭解、更安心。

3.執行大腸鏡檢查時:在最放鬆、愉快的情境下、安全舒適的環境中,讓受檢者進入睡眠狀態,並由專業的醫師執行檢查,檢查時間約10-15分鐘,但若有息肉切除等,時間就會延長。

 

檢查後續追蹤與建議

聯安無痛大腸鏡的滿意度高達99%,幾乎無不適、噁心等情形。健檢當日即可由主治醫師一對一詳細解說檢查結果,並提供飲食和生活上的建議,以預防潛在健康風險,維護腸胃健康。離開聯安診所之前,亦有護理人員協助叮嚀照胃鏡、大腸鏡後的衛教資訊與注意事項。

健檢後,聯安亦會提供轉介及後續健康管理、追蹤服務,定期提醒受檢者把關腸胃道健康。

 

無痛大腸鏡檢查多少錢?

進階B-無痛腸胃鏡全身健檢方案

◆費用:NT$39,600元

◆方案內容:

為聯安最熱門的進階全身健檢方案,此方案特別規劃無痛胃鏡及無痛大腸鏡檢查,由主治級的肝膽腸胃科醫師,以先進的日本放大內視鏡技術(NBI)有效篩檢早期腸胃道癌症,全程以無痛麻醉方式進行,提供檢前評估、檢查、切片、息肉切除及生活衛教等一站式服務,協助您達到身、心平衡的健康狀態。

 

延伸閱讀:照胃鏡、無痛大腸鏡檢查費用,讓麻醉科醫師協助評估

 

大腸鏡檢查幾歲開始免費,健保有給付嗎?

依據現行台灣政策,政府僅提供45~74歲以上民眾每兩年一次免費的糞便潛血檢查,若檢查結果為陽性者,才可用健保給付做大腸鏡檢查。

但以臨床經驗來看,大腸癌患者有逐漸年輕化趨勢,偶也不乏有30多歲就罹癌的案例;且糞便潛血的檢查不夠精確,可能有誤判的情形,在國際上仍是以無痛大腸鏡檢查才是篩檢大腸癌的黃金標準。

 

無痛大腸鏡檢查FAQ

大腸鏡檢查前幾天可以吃什麼?當天可以喝咖啡嗎?

通常在檢查前3天都需要配合低渣飲食,只要配合以下的低渣飲食建議,餐餐還是可以吃飽的,也可以喝黑咖啡、紅茶、綠茶飲料。想知道更多低渣飲食建議與禁忌食物嗎?來看看大腸鏡檢查前飲食吃什麼?低渣飲食讓腸鏡檢查更順利

 

照大腸鏡會影響工作嗎?

檢查當天建議請假休息,隔天即可正常工作。若有息肉切除,需依醫師指示避免劇烈運動與長途出差。

 

照大腸鏡可以一次做胃鏡嗎?

可以。聯安提供無痛腸胃鏡方案,可同時完成胃鏡與大腸鏡檢查,提升效率。

分享到
聯安預防醫學機構總院長
鄭乃源醫師
醫療背景
高雄醫學院醫學士畢業
日本國立山口大學第一內科進修
經歷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一般內科主任兼仁愛院區內科部主任
台北市立仁愛醫院超音波室主任
台北市立仁愛醫院消化內科主治醫師
專長
預防醫學
健康檢查
慢性疾病診療
胃腸肝膽疾病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