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胃老是有狀況,卻找不到原因?醫:可能是「腸腦互動異常」!
文/聯安預防醫學機構 總院長 鄭乃源醫師
您也經常容易有消化不良、脹氣或是便秘、腹瀉等問題嗎?現代人生活壓力大、缺乏運動,加上飲食不均衡,腸胃不適成為普遍的問題。根據2024年聯安預防醫學機構-聯安診所健康檢查數據統計,腸胃健康方面的困擾位列第一。而若已接受器官檢查,諸如腸胃鏡、腹部超音波等檢查,報告中沒顯著異常狀況,但不舒服症狀仍在,就有可能是功能性的腸胃障礙問題。

腸胃功能失衡居然與大腦有關?
傳統的腸胃檢查方法,如腸胃鏡和影像學檢查(如X光、超音波、CT或MRI),主要用於發現結構性問題,如腸道息肉、潰瘍、腫瘤等,但對於功能性腸胃障礙則較難檢測。根據國際知名研究腸胃疾病的羅馬基金會(Rome Foundation)最新標準,功能性腸胃問題被重新定義為「腸腦互動異常」(DGBI, Disorders of Gut–Brain Interaction),即腸腦軸的雙向失調。腸腦軸是一條將腸道與大腦連接的信息傳遞通路,這一概念已被大量研究證實,顯示腸胃健康還與心理狀態、情緒及神經系統有關。當腸腦軸的功能出現異常時,腸胃不適可能不僅是由於消化問題,而是來自腸道和大腦之間的互動失衡。而常見的功能性腸胃障礙表現包括:
1. 腸胃蠕動異常:腸胃肌肉的運動不協調,導致食物無法順利通過腸道,進而引起腹痛或不適。
2. 內臟高敏感:腸道對刺激(如氣體或食物成分)的反應比常人更敏感,即使是很輕微的刺激,也可能引發疼痛或不適。
3. 黏膜及免疫功能改變:腸道內壁的防禦能力和免疫系統失去平衡,可能導致腸道健康變差,例如急性腸胃炎後的黏膜損傷。
4. 腸道菌相失衡:腸道內益菌減少或壞菌過多,菌群結構被破壞,影響腸道功能和整體健康。
5. 腦部訊息處理異常:壓力或心理因素使大腦過度解讀腸胃訊息,進一步加劇腸道不適。
這些症狀互相影響,形成惡性循環,但由於變化非常細微,傳統檢查工具難以偵測。因此,診斷和治療這些問題需要更先進的技術和方法,才能更準確地幫助患者,改善生活品質。

聯安預防醫學機構 聯安診所院長-肝膽腸胃科鄭乃源醫師
醫療背景
• 高雄醫學院醫學士畢業
• 日本國立山口大學第一內科進修
資歷
•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一般內科主任兼仁愛院區內科部主任
• 台北市立仁愛醫院超音波室主任
• 台北市立仁愛醫院消化內科主治醫師
專長
預防醫學、健康檢查、慢性疾病診療、胃腸肝膽疾病治療
文章朗讀
♛ 本期精選文章
膽固醇偏高想補紅麴保健品?營養師:這三件事要留意!
想補充益生菌照顧腸道健康 醫:選擇益生菌注意這兩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