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腸瘜肉留成癌?多數民眾瘜肉不除不快
文/聯安預防醫學機構 編輯部
根據統計數據可知,近年來腸鏡檢查出腸瘜肉的患者有越來越年輕化的趨勢。
除了從衛生署95年癌症登記報告,得知個案數破萬的結直腸癌已成為國人10大癌症榜首的警訊,根據聯安預防醫學機構分析95-97年間27,795位腸鏡檢查受檢者的數據,也發現50歲以下受檢者檢測出腸瘜肉的比例約佔67%,每5個人就有2個人長有腸瘜肉。再進一步針對9000多位20多歲到30多歲的六、七年級受檢者進行分析,則發現近30%有腸瘜肉。
究竟是不是所有的腸瘜肉都應該立即切除?聯安預防醫學機構院長鄭乃源指出,應視情況而定,若是屬於很小的增生性腸瘜肉,只需觀察即可,若是在1-1.5CM的腺瘤性腸瘜肉,為避免惡化為癌症,在適合的情況下,健檢機構會儘可能於檢出當下予以切除。
腸瘜肉不一定非切除不可 小於0.5CM增生性腸瘜肉觀察就好
聯安預防醫學機構院長鄭乃源指出,增生型的腸瘜肉若是小於0.5CM,會惡化成癌症的情況微乎其微,因此不必多此一舉的予以切除。
通常醫師在進行腸鏡檢查發現有腸瘜肉,會當場切除的必要條件如下:
1. 腸瘜肉屬於有癌變可能的腺瘤,大小在1-1.5CM左右。
2. 腺瘤的柄不是特別粗,其中的血管不會太粗時。
3. 腺瘤性腸瘜肉所在的位置能看得十分清楚,且切除操作方便。
鄭乃源解釋,太大的腺瘤,一般健診中心並不會在檢查發現的當下就予以切除,大多會將受檢者轉診到大醫院去,尤其是檢查出腺瘤性腸瘜肉屬於較大型或外觀扁平、範圍寬廣時,即使在大型醫院動手術切除也有相當高的風險性。
此外,若是判定非良性而是有惡性變化的腸瘜肉,鄭乃源院長表示,更應該轉診到醫院去處理,若是惡性組織已穿透瘜肉進入腸壁,而健檢當下沒能切除乾淨,後續到醫院要找出病灶部位予以切除反而更不容易。
家族史特徵高危險群 腸道健檢的年齡要提早
鄭院長指出,近年來國外不少醫學專家致力於研究因遺傳基因缺陷所致的大腸癌病變,也就是HNPCC(遺傳性非瘜肉症性大腸直腸癌)的研究,結果發現與遺傳性基因缺陷相關者,大多都有家族史的特徵,要更準確的判斷必須先進行基因檢測分析,若是直接從家族史特徵去看,則有下列3大要件:
1. 家族中有人在50歲以前就罹患大腸癌。
2. 一等親中有人罹患子宮內膜癌或大腸直腸癌。
3. 家族中有多人曾罹患子宮內膜癌或大腸直腸癌。
若是屬於有家族史特徵的高危險群,就有必要在發現腸瘜肉時,不論是增生性腸瘜肉或腺瘤性腸瘜肉都予以切除。
鄭乃源院長強調,這些有家族史的高危險群,比起一般人來得有必要做更密集的定期大腸鏡檢查提早發現大腸癌前兆;雖然根據治療指引,一般人在50歲以後才需要開始進行腸鏡檢查,而且只要檢查確認沒有問題,可以間隔10年再做第2次,但有家族史特徵者,可能只間隔3-5年就得要再做檢查。
更重要的是,有家族史特徵者,開始做腸鏡檢查的年齡也應該要比50歲來得更早,最好是比家族中最年輕患者發病年齡還要提早10年就開始做檢查;例如最年輕的親屬發病是在40歲,那麼就不要等到50歲,而是要提前從30歲就開始做腸鏡檢查。
不過,畢竟治療指引所訂定的50歲腸鏡檢查年齡,是以大多數人的需求為根據,屬於最低標準,鄭乃源認為,從照顧個人健康考量,加上腸瘜肉患者有年輕化的趨勢,建議可提前從40歲就開始腸鏡檢查。
此外,基於飲食、體型、生活或運動習慣也和腸瘜肉或腸癌相關,鄭院長因而建議過度肥胖、生活習慣不佳、喜歡吃醃漬、燒烤等不健康的食物、平時缺乏運動,或是糖尿病血糖控制不佳者,最好再提早到30歲就開始腸鏡檢查。而且,完整的檢查之外,更應及早針對飲食、生活型態與運動,重做檢討與調整,讓自己變得更健康。
延伸閱讀:
小心早期大腸癌症狀:便秘、大便解不乾淨、糞便變細要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