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防失智 9 大招!掌握腦年齡拒當失智高風險群
文/聯安預防醫學機構 編輯部 諮詢/聯安預防醫學機構 聯安診所 鄭乃源院長
失智不是老頑固! 高壓、疲勞讓失智風險增加
鄭乃源院長表示,失智的症狀以「健忘」為最人知,此外還可能出現固執、個性改變等症狀,但家屬常常以為老人家只是固執、講不聽,忽略了症狀感而延誤提早就醫的時機。事實上,失智症是腦功能的退化,當一個人的腦年齡衰退快於實際年齡時,例如失智症患者呈現的時間與空間等認知混亂,代表大腦功能已退化。
「現代人的壽命變長,用腦時間與壓力也增加。」鄭乃源院長指出,長期過度腦疲勞,失智症風險也會提升。然而,腦功能衰退很難在第一時間察覺,等到退化者的處理事務能力變差、認知出現問題時,失智程度往往很難挽回。
且失智症患者的照護花費常造成家庭的嚴重負擔,據國內調查研究,失智症患者由確診到死亡(約8-10年),平均花費約1,300萬元。
如何早期發覺腦部出現退化?
鄭乃源院長表示,腦部出現早期退化現象時,透過積極介入,能夠延緩退化的速度。大腦的結構複雜,每個部位各司其職,如掌管語言的區域跟掌管情緒的區域就不同。
「可以幫我把用來轉電視台的那個東西拿過來嗎…」經常說不出諸如搖控器等日常生活中常用的用品名稱,就可能是大腦中「語意記憶」的神經網絡開始退化;本來會騎腳踏車但突然忘記怎麼騎,就可能是「內隱記憶」的神經網絡發生狀況。因此,不只要找出腦部是否有退化的情況,還要了解各神經網絡退化的狀況,才能夠及早協助改善。
「9大原則」-改變失智風險
鄭乃源院長表示,年齡為失智症最主要的危險因子,失智大致分為兩大類︰退化性、血管性,退化性的失智症佔最大宗,約有六、七成;而大多數的失智症,都是先天的因素加上後天的環境所造成。
「我們無法改變實際年齡,但可以扭轉其他危險因子,藉由改善後天的環境因素來降低失智症風險。」他舉例,像三高(血糖、血脂、血壓)、吸菸、遺傳、憂鬱、肥胖等,都是造成失智的危險因子。不妨透過國健署「5多4少」的原則,來提升腦部的健康。
5多做:增加大腦保護因子
1. 多動腦
2. 多運動
3. 多均衡飲食
4. 多社會互動
5. 多維持健康體重
4少做:減少危險因子
1. 少三高(高血壓、高膽固醇、高血糖)
2. 少頭部外傷
3. 少抽菸
4. 少憂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