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防失智 9 大招!掌握腦年齡拒當失智高風險群-聯安診所健檢中心-聯安醫周刊
(last modified 2024-03-29 )
by

預防失智 9 大招!掌握腦年齡拒當失智高風險群

文/聯安預防醫學機構 編輯部 諮詢/聯安預防醫學機構 聯安診所 鄭乃源院長

【聯安預防醫學健康講堂】



近日,探討失智症議題的電影《父親》榮獲第93屆奧斯卡最佳男主角獎和最佳改變劇本獎,引起全球觀眾矚目。不同於其他電影以照顧者為視角,《父親》以患者的角度出發,觀眾透過年老父親的眼光看世界,共同體會混沌、焦慮的疾病人生,奧斯卡影帝安東尼霍普時而無奈、時而痛苦的神情,絲絲入扣展現身心靈的煎熬,令人為之鼻酸。在台灣,每10位65歲以上的老人即有1位失智。聯安預防醫學機構-聯安診所 鄭乃源院長有感而發「別再以為失智症是正常老化,它恐已是一種疾病現象。」
 

失智不是老頑固! 高壓、疲勞讓失智風險增加

鄭乃源院長表示,失智的症狀以「健忘」為最人知,此外還可能出現固執、個性改變等症狀,但家屬常常以為老人家只是固執、講不聽,忽略了症狀感而延誤提早就醫的時機。事實上,失智症是腦功能的退化,當一個人的腦年齡衰退快於實際年齡時,例如失智症患者呈現的時間與空間等認知混亂,代表大腦功能已退化。

「現代人的壽命變長,用腦時間與壓力也增加。」鄭乃源院長指出,長期過度腦疲勞,失智症風險也會提升。然而,腦功能衰退很難在第一時間察覺,等到退化者的處理事務能力變差、認知出現問題時,失智程度往往很難挽回。

且失智症患者的照護花費常造成家庭的嚴重負擔,據國內調查研究,失智症患者由確診到死亡(約8-10年),平均花費約1,300萬元。
 

如何早期發覺腦部出現退化?

鄭乃源院長表示,腦部出現早期退化現象時,透過積極介入,能夠延緩退化的速度。大腦的結構複雜,每個部位各司其職,如掌管語言的區域跟掌管情緒的區域就不同。

「可以幫我把用來轉電視台的那個東西拿過來嗎…」經常說不出諸如搖控器等日常生活中常用的用品名稱,就可能是大腦中「語意記憶」的神經網絡開始退化;本來會騎腳踏車但突然忘記怎麼騎,就可能是「內隱記憶」的神經網絡發生狀況。因此,不只要找出腦部是否有退化的情況,還要了解各神經網絡退化的狀況,才能夠及早協助改善。

「全腦神經年齡磁振造影檢查」是新穎的檢測,藉由MRI神經影像學,與AI大數據比對,評估全腦神經網絡與八大認知功能狀態,如:記憶、情緒、語言、注意力、感覺協調力等,計算出目前腦部功能年齡,瞭解大腦的結構是否有異常,同步評量腦退化程度、預測輕度認知障礙及失智風險,提前在發病前就找出徵兆。

鄭乃源院長分享,近日一名CEO自覺工作能力大不如前,原本以為是自然老化,透過「全腦神經年齡磁振造影檢查」之後,竟發覺已是初期的腦部認知功能退化;甚至,也曾有完全無症狀者,因安排全腦健檢方案意外發現腦部已開始退化,幸好發現得早,情況尚不嚴重,只要能及早積極介入調整,即能延緩失智情形發生。
 

「9大原則」-改變失智風險

鄭乃源院長表示,年齡為失智症最主要的危險因子,失智大致分為兩大類︰退化性、血管性,退化性的失智症佔最大宗,約有六、七成;而大多數的失智症,都是先天的因素加上後天的環境所造成。

「我們無法改變實際年齡,但可以扭轉其他危險因子,藉由改善後天的環境因素來降低失智症風險。」他舉例,像三高(血糖、血脂、血壓)、吸菸、遺傳、憂鬱、肥胖等,都是造成失智的危險因子。不妨透過國健署「5多4少」的原則,來提升腦部的健康。

5多做:增加大腦保護因子
1. 多動腦
2. 多運動
3. 多均衡飲食
4. 多社會互動
5. 多維持健康體重

4少做:減少危險因子
1. 少三高(高血壓、高膽固醇、高血糖)
2. 少頭部外傷
3. 少抽菸
4. 少憂鬱


整體都要健康,大腦才會健康!

鄭乃源院長提醒,「壓力」也是大腦的潛在健康威脅,過度壓力會降低日常生活的控制能力,連帶著飲食、睡眠都會受影響。其他像是心血管疾病、腸道菌群也都會影響腦部健康。「整體都要健康,大腦才會健康!」他呼籲,想要充分掌握大腦狀態,可以搭配進階心血管、壓力荷爾蒙、自律神經及腸胃鏡檢查,才能全盤掌控所有風險因素。

「實際年齡不代表腦年齡,高年齡也不代表一定會有失智問題!」鄭乃源院長表示,現代人對於腦部年齡的預防觀念還需要提升,別讓失智症改變了您的生活品質!


 

 

♛ 本期精選文章

膽固醇過高又貧血,還能吃紅肉嗎? 營養師傳授「最鐵」飲食原則
健檢紅字別忽視!掌握「運動強度」3招跟心血管疾病說掰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