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源茶四年有成 守護清淨翡翠水-聯安診所健檢中心-聯安醫周刊
(last modified 2024-04-26 )
by

淨源茶四年有成 守護清淨翡翠水

文/慈心有機農業發展基金會 慈心大地

飲一杯有機茶,不但喝下健康,也可品嘗背後一群人為了慈心護生、關愛大地而散發出來的悠遠芳香。

2013年3月全台陷入缺水危機,各地水庫的水位成了目光焦點,當時,只有北部的翡翠水庫令人安心。翡翠水庫,除了擁有得天獨厚的條件之外,還有很多有心人默默守護,善心業力汨汨不斷。就在水庫上游──坪林,慈心基金會2009年推動「飲水思源,喝茶護水庫」,輔導茶農轉作有機,從最初七位茶農,至今成長到十七位,有機栽種面積也達十餘公頃。坪林茶園約有五百公頃,淨源茶的出現,意在點燈,希望能起示範作用,帶動更多人一起來作有機,共同守護翡翠水庫,這顆深藏於北台灣山區的綠寶石……。

其實,在此之前,誰都無法想像「一杯有機茶,竟與大台北數百萬人的飲用水息息相關!」坪林茶農為了生存,不免俗的使用慣行農法來確保品質與產量,但除草劑除了快速消滅雜草外,也讓土石長期裸露在外,一旦下雨則常常可見泥水奔騰入水庫的景象。而農藥與化肥的殘留,也伴隨著雨水流入水庫,不只大大降低水庫壽命,更間接的進入到大台北地區飲用水處理系統中。

慈心「喝茶護水庫」行動,四、五年的時間過去了,在農友、採茶工、專業焙茶師、基金會的義工團隊,以及支持淨源茶的消費群攜手努力下,不僅淨源茶的品質漸次改善,茶園的生態也日趨豐富自然,尤其保育類的翡翠樹蛙,現在只要是有機茶園就可見到牠的芳蹤

茶園生態 笑傲山林
坪林的有機茶園周圍生態非常豐富,茶園旁的溪流,小魚很多,苦花在石頭上啃食青苔留下的痕跡,歷歷可見。」

當他走進王緒潭農友的茶園,笑說:「這片茶園,用鏡頭捕捉到二十幾種鳥,包括台灣藍鵲、黃嘴角鴞、深山竹雞、大冠鷲等。除了鳥類之外,還有大赤鼯鼠、翡翠樹蛙、山羌……。」這番話讓向來埋首工作的王緒潭大為吃驚,原來茶園在不經意之間,已悄悄地改變,和過去做慣行時期已大大不同了。

善挖掘的穿山甲,白天蟄伏,夜晚外出覓食,茶園多處有牠挖洞找蟻窩的痕跡。農友鄭信忠說:「自從開溝施肥之後,一看到洞穴,就好高興,感謝穿山甲幫忙來挖洞。」鄭信忠的茶園也出現獼猴,還有好幾種保育類的動物,包括生活在深山的環頸雉。自從轉作有機之後,鄭信忠對待動物態度大大改變,有一回,他正在修剪茶樹,面前突然出現一條華麗的大錦蛇。以前,要是看到這樣「肥美」的錦蛇,一定會展現矯捷身手,讓牠成為盤中美食。而今,受到慈心義工的影響,他的心改變了:「好啦!我們做朋友,不抓你了,希望以後還能遇見你。」他才生起這個念頭,錦蛇似乎感應到,安心地轉頭而去。

看茶做茶 香溢天地
為鼓勵坪林茶農栽種有機茶,也讓消費者能買到各自歡喜的茶,淨源茶廠打破坪林以文山包種茶為主的傳統,以「不苦、不澀、有香、有甜」為做茶目標,走出一條「看茶做茶」的通暢道路,所以無論收到任何狀態的茶菁,都能做出適性,且受歡迎的「淨源茶」。

所謂「看茶做茶」,就是看茶菁受天氣影響程度,或觀察蟲害影響狀況,隨機應變來做茶。例如,春天收的茶菁比較沒有蟲害,可以做清香烏龍茶或包種茶;但採收春茶常遇春雨紛飛,而茶菁又已成熟不採不行,此時就可做綠茶。

製茶團隊為了達成「不苦、不澀、有香、有甜」的目標,憑著一股使命必達的信念,拜師學茶、與茶農交心,突破許多不可能的任務。團隊成員呂美瑩說:「做茶靠嗅覺聞香氣的變化,香氣變化過程中會帶出雜質,但其實是水在動,當中的變化,是水和香的結合,如何調整速度快慢,讓香與水達到一致、平衡,就要揣摩、要去感受。」茶,猶如不說話的老師,要用心去體會。

回顧2010年秋天梅姬颱風來襲,王緒潭農友的茶來不及採收,無奈風雨太大,只能放下著急的心,靜待雨後。颱風過後,損傷的茶葉開始發酵,芽尖也變黑了。滿園的「傷心茶」,還能用來做茶嗎?不忍心農友的心血化為烏有,詢問資深製茶師傅,他回答:「絕對不可能!」茶廠不放棄,再探詢另一位製茶師傅,他說:「不好做,但可以試試看,一定要儘快採收,時間拖越長品質愈不好。」

「看茶做茶」,拯救了這些茶葉,撫平茶農焦急的心,意外製成熟香的凍頂烏龍茶,泡出一壺壺甘甜溫馨的好茶……

通過USDA驗證 邁向國際
淨源茶通過美國農業部(USDA)的驗證,USDA有機驗證的標準,普遍為其他國家所接受,代表淨源茶邁向國際市場,不會只侷限在台灣,對未來有機農業拓展具有助益。喝茶護水庫,從翡翠水庫上游出發,未來,希望所有水源都能得到保護,有機「淨源計畫」──喝好茶、養好水、做好事,從現在開始,愛無止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