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痛小心是「幽門桿菌」造反!及早檢驗遠離胃癌
文/聯安預防醫學機構 聯安診所內視鏡室主任 徐兆甸醫師
【Doctors Talk專欄】
胃幽門桿菌除菌治療是預防胃癌的重要手段
胃幽門桿菌在臨床上很常見,但它可能潛藏在患者身上造成各種胃部疾病,近期遇到一名四十歲的女性患者,經過健檢意外發現胃癌及大腸癌轉移,檢測後發現也有胃幽門桿菌,極大機會是因為胃幽門桿菌導致胃部疾病。加上胃幽門桿菌會因為家人之間共食而互相傳染,事後發現該名患者的先生之前也就有驗出胃幽門桿菌。
胃幽門桿菌( Helicobacter pylori )是螺旋狀具有纖毛的細菌,有很大的機會造成慢性胃炎、胃潰瘍,也有可能惡化變成胃癌。若是能將變成胃癌之前就先做殺菌的動作,就是預防胃癌重要的手段。
什麼樣的情況容易感染到胃幽門桿菌?
其實從馬歇爾醫師的經驗就可以發現,胃幽門桿菌就是吃進去的!胃幽門桿菌只有在人體有胃酸的胃才會能存活,平時就是處在有胃酸的環境下,但有可能跟著胃酸逆流跑到口水,口水又跑到手,手再接觸其他人或物,大部分都是這樣互相傳染。
從臨床經驗發現,大部分家族中如果一個人得到胃幽門桿菌,其他人得到的機率很高。主要跟家庭共餐、無公筷母匙,或是家長將食物嚼碎再餵孩子等習慣有關聯。此外,糞便裡也有可能帶有胃幽門桿菌,若是清理完糞便、上完廁所時沒有確實將手部清潔乾淨,有很可能再將胃幽門桿菌吃下肚。
感染後會有什麼樣的症狀?
因為初期感染胃幽門桿菌大多數都是「無症狀」感染,當有症狀都是比較後期,最常見就是嘔吐、消化不良、肚子脹、胃酸逆流,病程很長就像三部曲會逐漸出現,若是定期健檢,有機會在感染初期從照胃鏡中就看出端倪。
● 感染初期:出現慢性胃炎可能會有上腹脹痛、噁心、灼熱感,胃粘膜看起來就會有點顆粒狀被稱為「雞皮胃」。
● 感染中期:出現「小腸粘膜化生」代表胃粘膜被胃幽門桿菌慢性感染發炎,產生胃粘膜變性。當出現萎縮性胃炎、小腸化生已經代表為胃癌前期病變,要特別注意幽門桿菌是否已經根除,若還存在,強烈建議積極殺菌治療。
● 感染後期:出現胃癌,前述症狀都可能出現,同時還有貧血、嘔吐、體重減輕,通常胃癌患者也都會檢驗是否帶有胃幽門桿菌。
另外,常見的「十二指腸潰瘍」患者,有九成都會驗出胃幽門桿菌,胃潰瘍患者也有五到六成帶有。雖然胃部疾病不會全部都是胃幽門桿菌所引起,但無疑胃幽門桿菌就是胃癌中的誘發因子,如果本來就有基因,加上又有胃幽門桿菌就讓它很快就往胃癌發展。
聯安診所內視鏡室主任 徐兆甸醫師
醫療背景
.中國醫藥學院畢業
資歷
.台北馬偕醫院腸胃內科主治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