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媽媽、愛妻把關!打破乳癌六大迷思
(last modified 2024-12-12 )
by

幫媽媽、愛妻把關!打破乳癌六大迷思

文/聯安診所 編輯部 諮詢/聯安預防醫學機構乳房外科主任林博松醫師

小健發現平時開朗、愛美的媽媽最近變得常常心神不寧,幾次詢問,媽媽都閃躲不答或是含糊其詞,還好細心的小健不放棄繼續關心,原來小健媽媽幾個月前摸到右側乳房有個腫塊,內心非常害怕可能是乳癌,且之前曾聽左鄰右舍說,乳癌需切除乳房才能治療,讓小健媽媽更覺恐懼,以致拖到現在都不敢說也不敢面對。在小健的陪伴及鼓勵下,小健媽媽終於願意做進一步的篩檢,所幸及早面對,診斷出是零期乳癌,在醫療團隊的協助和家人的支持下,治療及後續恢復都十分順利。

聯安預防醫學機構乳房外科主任林博松醫師表示,乳癌最重要的就是早發現早治療,女性朋友們千萬不能因為害怕診斷結果、聽信迷思或怕檢查會痛而逃避檢查 (延伸閱讀:檢查別怕「壓乳痛」 3D立體乳攝減少擠壓痛感)。
 

乳癌不可怕 醫生幫你破迷思

1. 胸部大的人比較容易得乳癌? 小cup女性免擔心?

胸部大小跟罹癌機率無關,無論胸部大或小同樣都有乳腺,不可用外觀判定是否會得乳癌。林博松醫師指出,好的乳癌防治習慣是每月的自我檢查,確認乳房變化及異狀,以及定期安排乳房超音波、乳房攝影等儀器檢查,以利揪出不易發現的微小徵兆。

2. 沒有乳癌家族史就不用擔心?

有家族史的人確實需要特別注意乳癌風險,但林博松醫師提醒,臨床上亦有不少乳癌個案並沒有家族史也無不良飲食習慣,代表乳癌的成因複雜多元,女性朋友都應保持警戒心。

3. 40歲以上甚至更年期後才需要注意乳癌?

在台灣20多歲就診斷出乳癌的女性,近年來有明顯增加的趨勢,已打破過去乳癌多好發在40歲以上的既定印象,甚至曾有10多歲女童發現有極大的乳房良性腫瘤的案例。故女性朋友們千萬不可用「年齡」來判定是否會罹患乳癌,從小養成每月自我檢查的好習慣才是重點。

4. 罹患乳癌,人生就變黑白了?

乳癌的早期發現癒後率非常良好,尤其若是零期治癒率更可達9成以上。林博松醫師表示,乳癌並不可怕,現代醫學進步已經有非常好的治療工具,最重要的是民眾要有正確的心態,並搭配良好的生活習慣、飲食調養,就無須有過多的擔心。

5. 只要乳房腫脹、摸到腫塊就是乳癌?

乳房腫脹、摸到東西不表示乳癌,有可能是良性的腫瘤、乳房纖維囊腫等,林博松醫師建議,應將這樣的情況記錄下來,它出現多久了?腫塊有無變大?乳頭是否有異常分泌物?乳頭是否出現不易癒合的傷口?…等,同時盡快安排乳房檢查,現已有新穎的3D乳房攝影檢查(延伸閱讀:乳癌居婦癌之首,3D儀器助篩原位癌),有助於提早發現病兆,更有助於專業醫師做診斷。

6. 檢查沒異狀代表不是乳癌體質,未來可以不用再做檢查?

健康狀況是動態的,現在檢查無異常不代表未來無風險,有些變異的細胞成長速度較快,從微小的徵兆開始惡化只需短短半年到一年,所以林博松醫師提醒,乳房檢查千萬不能久久才做一次,每月的自我檢查不可少、另外更要搭配每年的乳房超音波、乳房攝影,才能相輔相乘。

林博松醫師呼籲,女性朋友們應從小開始建立正確的乳癌預防觀念,但面對乳房疑似異常時難免會感到害怕,所以周遭的親友們也可幫忙提醒家中女性親友,要有正確的預防態度 (延伸閱讀:老公也要學!幫愛妻預防乳癌這樣做…),並定期安排完整的全身健康檢查,在疾病未發生前做足預防的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