躺平也能有運動效果?體外反搏治療EECP來一場不費力的馬拉松!
文/聯安預防醫學機構 編輯部 諮詢/聯安預防醫學機構 聯安診所心臟內科主任 施奕仲醫師
【健檢快報專欄】在臨床上,我們有時候會遇到一些長期有心絞痛、心肌缺氧或血液循環不佳的心血管個案。對於這些客戶,除了定期心血管健檢,並透過藥物治療、營養調理與生活習慣改善外,有一種非侵入性的體外反搏治療(Enhanced External Counterpulsation, EECP)也是值得考慮的新興治療方式。它是以幫助血管「做運動」與按摩的原理,協助提升血液循環、減輕心臟負擔,讓整體心血管健康更穩定。即使客戶因故無法進行運動,EECP仍可發揮類似運動的健康促進作用,就像躺在床上進行一場不費力、不耗氧的馬拉松。

獲美國FDA核准 EECP強助攻血液循環
EECP的機制是使用外部氣壓裝置,並搭配心電圖來同步調節血流。客戶在治療時僅需平躺,並在雙腿及骨盆部位穿戴氣囊套。EECP其實就像是替心臟「加演」一次心跳,當心臟舒張時,氣囊同步加壓,幫助血液回流;當心臟收縮時,氣囊迅速釋放壓力,讓心臟的工作更輕鬆;猶如多了一次助攻,強化血液循環。這樣的機制還有助於:
1.促進側支循環,提升心血管健康:EECP透過增加靜脈回流與心臟輸出量,促進全身血液循環;文獻指出,EECP利用增加微小的血管發展新的替代道路,尤其在阻塞動脈附近,可增加並讓血流正常地流入心臟的肌肉,能夠使心臟缺血區域獲得更充足的血流供應,像是一種自然繞道,不僅改善症狀,對心血管健康有顯著提升。
2.增強血管功能,減少心臟負擔:EECP利用心電圖訊號達成同步反搏,且能促進一氧化氮(NO)釋放,改善血管內皮功能,使血管恢復彈性、降低動脈阻力。這就像運動時血管的舒張與擴張,能有效提升血流供應,並減少心臟負擔與心絞痛發作,進而讓心臟的工作變得更輕鬆,改善心臟無力現象。
3.提升全身血液循環,改善多種健康及亞健康問題:EECP可增強靜脈回流與動脈彈性,如同運動時對心血管系統的強化作用。有部分文獻表示,EECP甚至可改善上肢型周邊動脈阻塞疾病(PAOD)、腎臟病、高血壓及腦部、內臟器官的血液灌流,對中風復原、帕金森氏症與自律神經失調等帶來正向影響。還有研究報告指出,EECP可能有助於促進男性性功能。
EECP療法因其能改善血液循環、減輕心臟負擔並促進側支循環,從而提升心血管功能並減少症狀,已獲得美國FDA核准,適用於治療心絞痛、冠狀動脈心臟病、慢性心臟衰竭等心血管疾病患者。

文章朗讀
聯安預防醫學機構 聯安診所 心臟血管內科主任 施奕仲醫師
醫療背景
.台北醫學大學醫學系畢業
.美國賓州大學醫學中心心臟血管影像研修
資歷
.台大醫院心臟科研究員醫師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心臟血管內科主治醫師
.健保局第一、第二門診中心醫師
.默沙東(MSD)醫藥學術顧問、資深醫藥學術顧問
.諾華(Novartis)醫學事務處處長
.葛蘭素史克(GSK)醫藥處長
.默沙東(MSD)醫藥學術處處長
專長
內科醫學、心臟血管醫學、心血管影像學、預防醫學
♛ 本期精選文章
明明吃不多,卻胖了又睡不好? 醫:荷爾蒙失衡是關鍵!
走過更年期的低谷,功能醫學助找回人生的光與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