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邁入高齡社會,你的營養存摺夠了嗎?
(last modified 2024-03-28 )
by

台灣邁入高齡社會,你的營養存摺夠了嗎?

文/聯安預防醫學機構 聯安診所院長 鄭乃源醫師

台灣人口結構老化,65歲以上人口比例25年來從7%上升至14%,平均每7人就有一位長者,等於正式宣告台灣邁入「高齡社會」,如何維持長者的健康生活品質,成為關鍵議題。古人有云:「醫食同源」,證明飲食習慣與健康有著重要的關聯性,多數民眾常自覺吃得豐富、養生,就斷定營養已足夠,實際上跟身體真正所需要的營養,有著相當的落差。而常見的睡不好、異常疲累、頭痛等惱人症狀,往往難以從傳統健康檢查中得到答案,追其根源都和「飲食失衡」脫離不了關係。

國健署2013-2014年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結果指出,台灣65歲以上長者,普遍都有嚴重營養不足問題,超過5~7成者缺乏鈣、鋅、鎂等微量營養素,而這些都是參與人體各項代謝、維持生理機能的必須營養素。但反觀國人卻有3大類攝取過量:澱粉類(全榖雜糧)、蛋白質、油脂,證明現代人飲食營養有嚴重偏差,以致於吃得很豐盛,但身體必要營養素卻仍缺乏,若想健康老化,國人正確的營養觀念有其提升的必要性。

面對營養,民眾一定要有的三個觀念,其一就是要有「意識」地去吃幫助身體健康的食物。所謂有意識,即是要瞭解基礎的營養概念,知道自己每日應攝取的份量或熱量是多少。例如全穀雜糧類的每日建議攝取量約2-3碗飯,但一個炒飯便當下肚,就幾乎已達每日攝取量的標準,澱粉、蛋白質等份量概念常是民眾會疏忽的地方;而炸雞排、鹽酥雞等,都是具高熱量卻甚少有營養價值的食物。現代人過於忙碌且自動化的生活方式,讓自我覺察變得更不容易,易營養失衡。

另一個易忽視的營養觀念:食品營養價值漸失。現代食物多已偏離過往天然的製程,使用生長素、化肥,又經過加工,營養價值可能已不如預期;為求大量生產,牲畜多已非天然放養,採人工餵養方式,而餵養玉米的牛隻,雖然佈滿漂亮、美味的油花,但事實上卻可能含有過多的飽和脂肪造成健康負擔;一些加工食品,甚至也添加飽和或反式脂肪,只為求延長保存期限;大豆油、葵花油等民眾以為對身體應較有益的植物油,卻也因儲存、運送等製程方便考量,改良氫化後反倒偏向Omega-6,使脂肪酸過高,易讓身體處於慢性發炎狀態,增加動脈硬化、高血壓等心血管疾病、加速老化甚至癌變的風險。

道聽塗說地使用保健食品是第三個現代人常見的營養迷思,吃進去的量不一定等於身體所能吸收的量,一味地補充反而可能造成肝腎負擔,讓營養支出與收入失衡。所幸現在有些科學檢測的方法,例如抗氧化維生素、營養微量元素分析等檢測,可掌握個人體內的營養素平衡狀態,找出自我健康問題的下手處,由專業醫療團隊的協助,一起擬定正確的飲食調整或保健品補充計畫。

增加天然、原型食物的多樣性攝取是重點,但高齡社會、小家庭的人口結構、加上高壓忙碌的生活型態等社會現象,讓現代人營養攝取不自覺被侷限住,過於忙碌使得民眾無法按照個人需求自備食物、攝取足夠營養,難免因此失衡,此時適度營養補充品的介入,用科學化的方式掌握體內營養素狀態,協助身體維持既有運作,讓能量代謝平衡,就有其必要性。

邁入高齡社會的未來,人們平均壽命已越來越長,健康老化、提高健康餘命是民眾共同追求的目標,國人應早一步重視飲食營養與自身健康不可或缺的關聯性,食物的營養無限,而我們知識有限,從每天均衡的三餐開始,都是一個能積極促進健康,迎接健康老化的機會。

作者 / 聯安預防醫學機構 鄭乃源院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