膽固醇數值除了看高低 大小才是重點
文/聯青整合醫學診所 顏佐樺醫師
【全新單元】 整合醫學 - 醫起找健康
膽固醇
膽固醇是人體維持正常生理功能的重要原料,如維生素和荷爾蒙的合成、細胞膜組成等,是身體重要不可缺少的物質。,這些都稱之為「情緒性進食」。
血液中膽固醇分為高密度(HDL)及低密度(LDL)兩種,若異常可視為心血管疾病危險因子。造成異常原因可能與飲食、肥胖、遺傳性疾病、糖尿病或甲狀腺機能低下症等疾病影響有關。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醫師筆記:
現代人三餐外食又聚餐應酬,膽固醇異常幾乎已是健檢報告常見紅字。但大多數人卻都對膽固醇存有刻版想法:「只要數值無太大異常,反正還沒到要使用藥物治療,那就應該沒什麼關係吧?!」這樣的觀念,幾乎已深深印上人心。
臨床上,除非原本就有心血管相關風險,低密度膽固醇(LDL)需達到190 mg/dL才有健保藥物治療,但若LDL的數值像王小姐這樣,未達藥物治療標準但卻超過正常值者,其實是多數,但這些人在整合醫學與功能醫學領域來說,極可能是心血管風險被低估的一群人。
而一般臨床上大多檢測LDL的「濃度」,但是沒有細分到底是大顆鬆散型還是小顆緊密型,而研究發現,相較於大顆型,小顆的心血管致病風險高出許多。美國新陳代謝科醫學會的臨床指引(American Association of Clinical Endocrinologists and American College of Endocrinology)更提出,藉由LDL顆粒大小分析心血管疾病風險評估的準確度比LDL濃度較好,建議想要了解自身心血管風險的民眾,可以作進階的LDL分析檢測,提早了解自身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後,經由專業醫師的評估與指導,透過生活型態的改變或藥物治療,就能讓罹患風險降低。
科學研究與時俱進,更仰賴有著豐富醫學經驗或知識的醫療人員,提供專業且精準的檢測,協助規劃個人化生活調整建議,才能真正有效的排除疾病發生風險,建立健康根本。
個別化的健康之鑰
- 飲食:多攝取「好油」,如:亞麻仁油、堅果等,從建立優良的膽固醇品質開始著手;避免攝取加工品,多吃原型食物,降低血脂氧化的機率。
- 營養輔助品:適度補充魚油,抗發炎,強化心血管代謝功能。
- 體能活動:透過增加日常體能活動,減少久坐,加強身體代謝。
追蹤與改變
王小姐雖人在國外,但仍定時與我們互動,更謹記聯青醫護團隊給予的生活及飲食等建議,每日逐步落實,讓自己變的更健康、更有自信。
|
個案故事
王小姐 25歲 國外留學生
症狀關鍵字:
LDL、HDL、心血管、膽固醇
王小姐長年在國外留學,因甲狀腺自體免疫的營養問題前來看診。意外發現其膽固醇相關數值雖在正常值但均在臨界邊緣,問診後原來家族有心血管病史。
進一步為王小姐安排「低密度膽固醇脂蛋白亞型」檢測,報告呈現她大部分的膽固醇為小顆緊密型,若不趁早調整飲食或生活型態,甚至在必要時考慮藥物或補充營養品,雖然年紀輕輕,仍會使她陷入心血管疾病的高風險中,不可不慎。
- 總膽固醇224 mg/dL
(正常值< 200 mg/dL)
- 低密度膽固醇LDL 140 mg/dL
(正常值< 130 mg/dL)
- 高密度膽固醇HDL 38 mg/dL
(正常值> 40 mg/dL)
|
※ 整合醫學自癒小撇步:
「低密度脂蛋白亞型分析」共檢測12種脂蛋白亞型,可彌補傳統血液檢測的結果不足,作為進階早期心血管風險分析指標,醫療團隊更可因此提供專屬個人化治療策略,協助降低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