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齡飲食曝光! 專家揭密長壽飲食關鍵
(last modified 2025-04-30 )
by

養齡飲食曝光! 專家揭密長壽飲食關鍵

文/聯安預防醫學機構 聯欣診所院長 顏佐樺醫師

【Doctors Talk專欄

文章目錄


當我們提到「老化」,你會想到什麼?是白髮、皺紋,還是體力與記憶力的下滑?其實老化不只是表面上的變化,更是一場發生在體內細胞裡的「時間演化」。然而,雖然無法阻止時間前進,我們卻能透過某些方式,減緩它對身體的侵蝕。這其中,「吃什麼」扮演關鍵角色。

 

長壽餐盤揭秘!藍區飲食的共通點有哪些?

而什麼樣的飲食才是所謂的「養齡飲食」?我們或者可以從「藍區」裡找到答案。「藍區(Blue Zones)」指的是全球幾個擁有最多百歲人瑞的地區,這些地區的居民不僅活得長壽,還普遍擁有較高的健康壽命。

這些地區包含日本沖繩、義大利薩丁尼亞、哥斯大黎加的尼科亞半島、希臘伊卡利亞島、美國加州羅馬琳達。雖地理環境不同,飲食文化各異,卻不約而同地選擇了以植物為主的原型食物。蔬菜、豆類、地瓜、全穀物是日常飲食的主角,紅肉則是偶爾才出現的配角。他們喝茶,有些地區也適量飲酒,但核心始終是:天然、簡單、少加工。

Netflix紀錄片《Live to 100: Secrets of the Blue Zones》就深入探討了這些長壽村落,研究發現他們的共通點包括:
• 95% 以上為植物性飲食,豆類、蔬菜、全穀類為主要食材。
• 少吃紅肉,每月僅食用數次。
• 控制糖攝取,每日不超過 28 克添加糖。
• 堅果、豆類為蛋白質來源,避免過多加工食品。
• 適量飲用茶、咖啡或紅酒,攝取天然多酚類抗氧化物。

 

飲食之外,還有三大健康生活法則也要關注!

除了「吃得好」,生活習慣也不可忽略。藍區居民有三個共通特徵:
1.維持身體活動:不是刻意健身,而是透過日常活動,如走路、做家務、勞動。
2.強調社交連結:與家人共餐、與社區互動,建立情感支持系統。
3.擁有生活目標:無論是信仰、志業或興趣,都讓他們保持心理健康。

這些因素不僅降低壓力,也間接影響老化的速度。研究顯示,長期壓力會讓細胞老化得更快,因為它會加速端粒縮短(Longo et al., Cell, 2022)。端粒就像是染色體末端的「保護蓋」,每次細胞分裂時,它都會變短,當端粒太短時,細胞就無法再生,開始老化或死亡。壓力會讓這個過程加快,影響身體的修復能力,導致老化現象提早發生。

養齡飲食雖非延緩老化特效藥 但可帶來實質影響

根據《Nature》的研究(David et al., 2014),飲食模式的改變在短短三天內便可顯著影響腸道微生態。研究顯示,攝取豐富的膳食纖維與多樣化的植物性食物,能增加腸道內的「益生性短鏈脂肪酸」,進而降低發炎並維持腸道健康。相反地,高紅肉與加工食品的攝取則會增加「腐敗性短鏈脂肪酸」,影響腸道菌相與新陳代謝。換句話說,健康的飲食不僅影響生理年齡,也與腸道健康息息相關。

此外,透過功能醫學的腸保健康2.0檢測,可以進一步分析腸道菌相,評估短鏈脂肪酸的組成,幫助我們了解自己的腸道健康狀況。這樣的數據化分析,能夠協助個人針對飲食進行調整,確保腸道菌群朝著有利於健康的方向發展,進而影響全身代謝與老化速度。

老化無法避免,但我們可以決定「怎麼老」。從每一餐開始,選擇對的食物,透過科學化的檢測來掌握個人腸道健康狀況,讓時間走得更慢一點,真正實踐延緩老化的目標!




文章朗讀





聯安預防醫學機構 聯欣診所院長 顏佐樺醫師

醫療背景

• 國立台灣大學 流行病學暨預防醫學研究所 博士班
• 美國亞利桑那大學 整合醫學中心臨床研究員
• 慈濟大學 醫學士

 

資歷

• 聯安預防醫學機構-聯青診所 副院長
• 聯安預防醫學機構-聯安診所 家醫科主治醫師
• 美國亞利桑那大學 整合醫學住院醫師計畫主持人

• 美國亞利桑那大學 整合醫學中心臨床督導
• 大林慈濟醫院 家庭醫學部 教學主治醫師

 

專業證照

• 台灣家庭醫學專科醫師
• 美國整合醫學專科醫師
• 美國功能醫學認證醫師(IFMCP)

• 牛津大學 正念認知行為治療(MBCT)種子教師
• 美國正念飲食覺知訓練(MB-EAT)合格教師

• 美國動機式唔談法(Motivational Interviewing)進階認證


 




♛ 本期精選文章

功能醫學與營養介入 協助自閉兒童提升健康及學習力!

三高、腸胃、睡眠品質不良 原來是「壓力荷爾蒙」在作祟?!

 

♛ 延伸閱讀

腸道健康是身體「抗疫」關鍵 醫師教你四大重點

專注力、反應力變差? 營養師點名「麩質」恐是隱患
老是腸胃怪怪的?! 腸胃功能性失調有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