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常感到很焦慮?當心是甲基化反應失衡
(last modified 2024-04-28 )
by

常常感到很焦慮?當心是甲基化反應失衡

文/聯安預防醫學機構 編輯部 諮詢/聯安預防醫學機構 聯欣診所院長 顏佐樺醫師

【聯欣CEO抗衰老健康講堂】
 

文章目錄

 

42歲何小姐,是一位很會安排生活的人,工作、遊學、旅行等活動讓她過得相當充實,旁人都以為狀似人生勝利組的何小姐生活應該無憂無慮,卻不曉得其實何小姐內心隱藏許多憂慮。除了37歲便因婦科手術提早停經外,家庭與工作的壓力也讓她感到煩惱,甚至常會感到莫名焦慮,即使事情過了,焦慮的情緒依舊困擾著自己。雖然有就醫並服用安眠藥與抗焦慮劑、抗憂鬱劑,但安眠藥的劑量卻越吃越重,何小姐覺得這樣不是辦法,於是前往聯欣診所求助。

聯安預防醫學機構 聯欣診所院長顏佐樺醫師提醒,形成焦慮的原因往往多元,很難只歸因一個理由,因此想要緩解壓力,重點是透過專業醫師的評估,精準判斷需要哪些資源協助,才能真正對症下藥,從源頭解決焦慮的原因。

甲基化反應失衡導致焦慮

為了初步了解何小姐的狀況,顏佐樺為她安排許多檢查,除了基本的健康檢查,還包括功能醫學,例如女性荷爾蒙併腎上腺壓力皮質分析壓力荷爾蒙節律分析甲基化代謝分析等,從中有了兩項重要的發現。


第一,發現何小姐的壓力荷爾蒙檢測曲線圖,不像一般人在一天當中會逐漸往下降,而是一整天都呈現很高,代表她的甲基化、壓力反應出現失衡的狀況。

第二,何小姐的甲基化(Methylation)反應失衡可能是因為攝取的維生素不足,也有可能是因為壓力太大消耗掉許多維生素導致。

那什麼是甲基化反應?顏佐樺表示,甲基化負責製造合成一些遺傳物,也調控身體相當多的機轉,像是睡眠、荷爾蒙代謝、解毒等都受甲基化反應影響。而甲基化的生化機轉過程中的每個環節都需要一些營養素當作輔酶,比如鎂、維生素B群等。正是由於營養素缺乏導致甲基化不足,才會導致何小姐容易緊張、失眠,總是難以放鬆。

以此顏佐樺判斷,何小姐的焦慮除外在環境的變動,如來自工作、家庭的壓力外,營養素的缺乏也是其中之一。了解全貌後,下一步,顏佐樺邀請聯欣診所的營養師團隊與心理師加入,從營養、心理兩方面入手,全面改善何小姐的困擾。

專業介入 營養+心理雙面向協助

顏佐樺與營養師團隊評估後,建議何小姐除了飲食盡量以原型且均衡的原則攝取,也應減少攝取會引起焦慮的食物,尤其含糖、咖啡因、酒精的食物,因為這些物質都可能會提升焦慮感,讓情緒難以放鬆。另外,為了讓體內能盡早補充足量營養素,何小姐也開始補充保健食品,如維生素B群、鎂等影響甲基化反應的重要營養素、能協助抗焦慮的草藥南非醉茄(又稱印度人蔘),以及舒緩壓力、幫助入眠的酪胺酸。

經過3個月的調理,何小姐開始慢慢減少安眠藥的劑量,更自覺自己的焦慮改善很多。為了避免未來會因為壓力又出現焦慮的反應,顏佐樺建議她進一步接受心理諮商的協助,心理師透過認知行為治療來協助她瞭解焦慮的原因,以及做哪些事情可以緩解焦慮。隨著心理師的加入,何小姐的壓力荷爾蒙曲線有了很明顯的下降,不再總是過高,更了解自己應該如何理解、調解壓力。

允許焦慮狀況,正確覺知與改善

當民眾發覺自己有焦慮症狀時,該如何判斷是否需要尋求協助?顏佐樺指出,當焦慮維持很久,並且影響到生活時就該尋求醫療專業的支援,例如影響到睡眠、工作或學業的表現;另外,當焦慮的事情已經過去,但還是感到莫名的焦慮時也最好不要輕忽,應適時尋求專業醫師的協助、了解自身究竟需要什麼,才能事半功倍,真正緩解焦慮。

最後顏佐樺提醒,有時候焦慮的狀態是正常的、可以被允許的,每個人都有壓力,但壓力不一定會造成困擾,重要的是理解自己的焦慮從何而來,並在焦慮出現時察覺它、面對它。


 

聯安預防醫學機構 聯欣診所院長 顏佐樺醫師

 

醫療背景

• 國立台灣大學 流行病學暨預防醫學研究所 博士班
• 美國亞利桑那大學 整合醫學中心臨床研究員
• 慈濟大學 醫學士

 

資歷

• 聯安預防醫學機構-聯青診所 副院長
• 聯安預防醫學機構-聯安診所 家醫科主治醫師
• 美國亞利桑那大學 整合醫學住院醫師計畫主持人

• 美國亞利桑那大學 整合醫學中心臨床督導
• 大林慈濟醫院 家庭醫學部 教學主治醫師

 

專業證照

• 台灣家庭醫學專科醫師
• 美國整合醫學專科醫師
• 美國功能醫學認證醫師(IFMCP)

• 牛津大學 正念認知行為治療(MBCT)種子教師
• 美國正念飲食覺知訓練(MB-EAT)合格教師

• 美國動機式唔談法(Motivational Interviewing)進階認證
 

♛ 本期精選文章

六大高風險族群,當心非酒精性脂肪肝上門

與老友相見 每年履行的健康之約

 

♛ 延伸閱讀

失眠元兇是「低甲基化」!醫師教五招輕鬆保養

睡不好想補充鎂?先看你有沒有選對形式!
壓力爆表不自知 陷罹癌風險 醫師教2招解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