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胖不是胖?醫師:錯誤觀念!-聯安診所健檢中心-聯安醫周刊
(last modified 2024-03-29 )
by

小時候胖不是胖?醫師:錯誤觀念!

文/聯安診所 編輯部 諮詢/聯安診所健康管理中心主任 洪育忠醫師

「小時候胖,不是胖」?許多人總用這句話安慰體型較圓潤的孩童及其家長,不少人也因此卸下心防、任孩子大吃特吃,卻不知小時候的胖,可能奠定不可逆的肥胖基礎!

聯安診所健康管理中心主任洪育忠醫師表示,青春期以前我們體內會快速生成許多脂肪細胞,這些脂肪細胞數量的增長會到青春期後趨於穩定,若小時候缺乏體脂控制的概念,體內脂肪細胞數量就會比一般人多,成年後即有比別人多的空間儲存脂肪,最後可能「一路胖到大」,未來罹患慢性疾病的機率亦更高。


脂肪細胞數量一旦增加 就不會消失
脂肪細胞原本的作用是在儲存營養素,當人在面臨危難時,可燃燒以維持生命,因此人體會有堆積肪脂的本能。 洪育忠醫師指出, 嬰兒時期的「嬰兒肥」不必擔心, 因為這時期長的是具有代謝功能的 「棕色脂肪細胞」,能幫助身體產熱、保護嬰兒;但自幼兒時期開始,則是堆積在用來儲存熱量的「白色脂肪細胞」,當脂肪細胞大到超過負荷時,就會分裂出新的細胞繼續儲存脂肪,一旦脂肪細胞多又大,想燃脂減肥就會很辛苦,即使減肥成功,也只是縮小脂肪細胞的大小,數量並不會減少,而且也很容易復胖。

青少年時期受荷爾蒙影響 細胞數量增加快
洪育忠醫師表示,青春期結束前,脂肪細胞數量還會增加,特別是青少年時期,受荷爾蒙改變的影響,白色脂肪細胞增加的速度較快,這個階段是控制體內脂肪細胞數量的重要關鍵,若攝取過多熱量又缺乏運動,就可能胖得更快。然而,許多人誤以為成年後細胞數量就不會再增加,其實不然。洪育忠醫師說,大部分人的概念是成人脂肪細胞數量不易增長,但這並非絕對,一旦脂肪細胞被撐大到了極限,仍有可能再分裂增生。他強調,控制體脂肪是一輩子的事,千萬不要挑戰細胞的極限,更不要拿自己的體型及健康當籌碼。

肥胖健康問題多 定期測量評估風險
洪育忠醫師指出,脂肪會同時累積在皮下及內臟周圍,但若儲存過多造成肥胖,則可能影響荷爾蒙,或使胰島素出現抗性,影響血糖及血脂,未來發生高血壓、新陳代謝症候群等慢性疾病的機率也比較高。此外,根據聯安統計,BMI(身體質量指數)≧24的受檢者,有高達 52.7%的人透過腸鏡檢查發現有腸瘜肉,增加罹患腸癌的可能性。他提醒,BMI 及腰圍是檢視自己是否向肥胖靠攏的基礎,他建議,18歲以下民眾可依 BMI 值做為標準,成人則以腰圍為主,若男性腰圍≧90公分、女性腰圍≧80公分時就要小心。

553有氧燃脂運動 戰勝頑固脂肪
一般民眾都知道,運動可以燃燒體脂肪,但洪育忠醫師特別提醒, 若想達到燃燒脂肪,必須配合「553 有氧運動」才有效, 亦即選擇慢跑、游泳、 騎車等耗氧量較高的運動,且每週5天、每次50分鐘、每分鐘心跳需達130下,再控制每日熱量攝取(男性約1800大卡/女性約 1600大卡),就有機會戰勝脂肪、遠離肥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