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廁看書報 痔瘡找上門-聯安診所健檢中心-聯安醫周刊
(last modified 2024-04-24 )
by

如廁看書報 痔瘡找上門

文/聯安診所 編輯部 諮詢/聯安診所院長 鄭乃源

「上廁所坐馬桶,很無聊又要坐很久,不如看個書報來打發時間、順便培養便意吧!」相信不少民眾都有相同的習慣,不過,這樣的做法雖然有助於養成定時上廁所的
好習慣,卻也加重了痔瘡的問題!根據聯安診所統計,九成的民眾透過內視鏡檢查發現有痔瘡,只是輕重呈度的不同,雖然沒有就醫的急迫性,但卻可能造成生活困擾,嚴重者還可能造成排便出血。

聯安診所院長鄭乃源醫師指出,會造成痔瘡的原因很多樣化,但其實真正的成因不明,可能的因素包括:

1. 久站或久坐:這是現代人的通病,容易造成下半身血液回流較弱、循環受阻,因此容易形成痔瘡 ,而久坐馬桶培養便意就是常見的錯誤習慣。
2. 懷孕:因為增大的子宮壓迫下肢循環。
3. 飲食:缺乏纖維攝取,以及吃辛辣等刺激性食物,也會讓痔瘡惡化。

「坐」出來的痔瘡問題
現代人幾乎都是使用坐式馬桶而非蹲式馬桶,因為使用坐式馬桶比較不會腳酸。然而根據醫學研究,坐式馬桶有以下兩項缺點:
1.腹部不容易用力:腹肌力量不夠,造成排便困難。蹲式馬桶則不會有這個問題。
2.容易造成靜脈曲張跟痔瘡:坐著上廁所對肛門形成壓力,括約肌不能放鬆,阻力變大, 因而使得靜脈血液回流不佳,容易造成靜脈曲張跟痔瘡。若使用蹲式馬桶因為不會蹲太久,所以比較不會有血液回流受阻的問題。
鄭乃源院長表示,其實坐久跟看書報是互為因果關係,坐久太無聊,所以會看書報,如此一來反而增加肛門壓力,更解不出來、會坐更久,對痔瘡更不利,應該打破這種的惡性循環。鄭乃源建議,每次解便時間大約5 分鐘就好,超過時間就休息一下,等有便意時再上廁所。 此外,最好透過飲食、飲水及排便的習慣訓練,養成 5 分鐘內完成解便的好習慣。


5分鐘上完廁所的黃金守則
Tip 1. 正確飲食習慣
好不好排便,纖維攝取量的多寡是問題。鄭乃源院長指出,有些女性會說:「我每天吃蔬菜、水果,還是便祕!」一問之下會發現,食用量未達一天25~30公克的標準,難以發揮作用。 鄭乃源建議,攝取足夠的纖維及水分,這樣能形成體積大的糞便,上廁所時比較不費力。根據國外的研究顯示,解粗、軟便比較省力,時間短;解細、硬便所花費的時間比較長,也容易造成肛門口的壓力。
Tip 2. 多喝水
可避免糞便乾硬,尤其纖維必須加上水分,才能變成容易解的大體積糞便。
Tip 3. 固定上廁所習慣
若沒有養成固定上廁所時間,排便的衝動容易被抑制。一旦排便感降低,腸道水分被吸收,久了就會形成不易解的硬便便。
Tip 4. 訓練放鬆肛門括約肌
肛門括約肌不能放鬆的主因是壓力,例如:有些女孩子會習慣性的抑制排氣,結果到了要排便的時候也放不開,因而誤以為自己有便祕的問題。其實是壓抑過頭了,只要使用甘油球來讓肛門括約肌放鬆(但千萬不要濫用甘油球,以免造成依賴),或沖水刺激肛門口,排除過度的緊繃,就能慢慢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