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危險指標 代謝症候群-聯安診所健檢中心-聯安醫周刊
(last modified 2024-04-19 )
by

健康危險指標 代謝症候群

文/轉載自 自由時報 / 洪育忠



四肢不勤、五穀不分,是現代人常見的問題,使得罹患慢性疾病的年齡層不斷下降。一般人在平常就應重視飲食及生活習慣,避免出現「代謝症候群」,讓自己的健康亮起紅燈。
高血壓與膽固醇偏高在健康檢查中,一直是十大健康異常排行的常客,然而它們不像腸胃病容易警覺,常被誤以為是中老年人、肥胖者的專利,民眾對這些慢性疾病似乎沒有正確的認知,易被輕忽。

健康檢查中,也有受檢者會問「高血壓與膽固醇偏高有什麼關係」「我那麼瘦,為什膽固醇會偏高」,以及「貧血為什麼會引起高血壓」等等。
事實上,高血壓並不會引起高膽固醇或糖尿病症狀 ,但是它們都有一些共同的致病因素存在,因此這些疾病往往會同時發生在一個病患身上,所以大家才有此想法。近來學者提出了「代謝症候群」的觀念,希望藉由相關危險因素的矯正,達成健康促進的目的。

「代謝症候群」泛指因為肥胖、缺乏運動,以及遺傳等因素,造成身體代謝機能的失調,包括血脂肪的異常、血糖上升、血壓上升等情形。這些大大地增加了動脈硬化,以及心血管疾病發生的機會。

因此在二○○一年發表的血脂異常治療準則中,便明確地把「代謝症候群」視為一個重要的危險指標,並建議予以治療,目的在於希望能做到飲食控制、體重控制,以及規律的運動。

中研院生醫所潘文涵教授提出「台灣高血脂及代謝症候群流行病學調查報告」指出,近三十年來,台灣人缺血性心臟病及糖尿病的死亡率增加三至十倍,這種慢性疾病死亡率的增加與飲食過度油膩、缺乏運動及肥胖有密切的關係,潘教授並提出五個代謝指標作參考,分別是血壓(不高於一百五十)、血糖值(空腹值不高於一百一十)、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女性數值低於五十、男性低於四十)、腰圍(女性大於八十公分、男性大於九十公分)、血中三酸甘油脂大於 150mg/dl 。如果有任何三個項目超過標準,罹患慢性疾病的風險也將增加一至三倍。

在現代的社會中,壽命比以前的人們延長了許多,但是疾病的形態也從過往的傳染病轉變成慢性病,主要死因中的心臟病、中風,以及糖尿病、腎臟病等這些疾病都與血管硬化有密切關係。

「代謝症候群」並不是一種特定的疾病,也沒有什麼明顯的症狀,但它代表著一種不健康的體質,不良的生活形態,與心血管疾病的發生有密切關係,如果能控制這些危險因素,就可減少慢性疾病發生的機會。因此在現代要治療諸如糖尿病、高血壓,或高血脂等疾病時,必須請患者先改變生活形態,並控制體重;否則一味地用藥物來治療,往往只是事倍功半而已。最根本之道應該是教育年輕的一代,從年輕時,就開始養成運動習慣,採取低油、低鹽的飲食,改善不良嗜好,不要等疾病上身才開始急著要治療,而是應該防患於未然,讓「代謝症候群」不上身。

傳統上,大家常認為慢性疾病是中老年人的專利,健康檢查等到身體有了問題再去做就好了;現在看起來這些都是過去的觀念了。殊不知疾病都從年輕的時候慢慢累積下來的,唯有年輕時,就開始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定期做健康檢查,才能讓我們擁有一個健康的身體。

【 轉載自 2004-4-15/ 自由時報 /45 版 / 文◎洪育忠 】